新聞稿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處)
以下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十一月六日)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政策簡報會的開場發言:
多謝主席,多謝多位委員出席今日的會議。我先作一個簡介,關於《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中有相當多的房屋措施。
我先簡介第一年的進度。在提速、提量、提效、提質方面,我們在第一年做了很多工夫,可以跟大家報告一下。至今年九月,需要在二○二三/二四至二○二七/二八年落成的傳統公屋,超過九成已進入建築階段。另外「簡約公屋」第一批2 100個單位,會在二○二四/二五年度落成。我們的目標是在二○二七/二八年度落成所有30 000個「簡約公屋」單位,進度也是良好的,招標的工作順利,第一批的評標工作正在進行。
過渡性房屋方面,截至九月底,已經有8 000個單位投入服務,入住率亦相當好。市區很多時已超過90%,新界區其實亦達到平均89%,入住率相當好。市區(單位)流轉已達到110%,因為部分居民已經搬上公屋,可以做第二次流轉。未來還有13 000個單位會落成。
另外,「樂建居」推出後,有些項目我們正與私人發展商商討,亦正籌備接下來有一些招標項目。
「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方面,我們現在找到14 000個單位可以分階段提早落成。很多謝部門幫手,有些是地盤平整,早些交地給我們;有些是我們自己想一想,不同座數可以分期完成。例如二○二四年上半年有超過2 000個單位可以提早五至八個月落成,盡早把鑰匙交給公屋申請者,讓他們上樓。
創新科技方面,我們的目標要選出一些項目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下個五年有超過一半要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目前已有五個項目採用這個方法,希望可以提速、提效。
輪候(公屋)時間「封頂」方面,上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把原本六年的輪候時間縮短至4.5年。於「簡約公屋」落成時,我們朝着這個目標前進。目前回落至5.3年。
「幸福設計」指引方面,顧問研究已開展。我們有一輛「幸福號」已開始到不同屋邨收集意見,很多區的居民、議員朋友都參加過這些活動,我們收集到意見後會化成一些項目。顧問研究將於下年完成,大家看到圖畫,我們正開始考慮一些設計,如何把研究收集得來的意見放於屋邨翻新,或者有些屋邨空間有潛力的,如何發揮得好。
未來政策目標有很多,我逐一和大家介紹一下。《長遠房屋策略》(《長策》)未來10年(即二○二四/二五至二○三三/三四年度)的公營房屋需求最新數字是308 000(個單位)。我們手上有的土地已足夠興建41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超過我們的目標100 000個,換言之我們手上是有足夠的緩衝。未來五年傳統公營房屋的建屋量是142 000(個單位),加上「簡約公屋」的30 000(個單位),總共可提供172 000個單位,比對上一個五年期增加了9%。如果與現屆政府上任時那五年期比較,當時是105 000個單位,額外多了67 000個單位。下一個五年期我們會繼續提速、提效,利用不同興建方法加速我們的房屋供應,達致我們的需求目標。
今次我們亦提議了一些措施,關於二手居屋按揭(貸款)保證安排。現有按揭保證期限最長是30年,我們現時有一些建議,把期限延長至50年,二手市場最長的按揭貸款保證期延長至50年。一手和二手市場的還款期,我們亦建議由25年延長至30年,稍後會交予房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考慮,然後落實推行。
推動重建方面,目前手上有10個重建項目,包括四個工廈和多個住宅項目正在研究重建或已進行中。我們會清拆17 000個住宅單位和4 800個工廠大廈單位,重建後可以提供32 800個住宅單位。我們會陸續檢視不同老舊了的屋邨,現時正進行研究,稍後有新項目我們會適時公布。
提升屋邨管理亦是我們很留心的一個板塊,畢竟新落成的屋邨越來越多,我們也要致力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屋邨管理。所以在今次的《施政報告》我們會推動智慧屋邨管理,會揀選10條屋邨作為試點,試行不同的新科技,利用物聯網、感應器、人工智能和一些行動裝置,讓我的同事管理屋邨時更有效,亦讓市民環境更好、更安居。
利用「組裝合成」法提速方面,我們會繼續改善這個方法。現時在地盤採用的是MiC 1.0,我們會一直推進、研究MiC 2.0,令到每一個工序可以更縮短流程,更有效益。
處理「劏房」問題方面,這個問題常常都在我們心裏。當我們的公營房屋供應增大的時候,短期亦有過渡性房屋、「簡約公屋」順利如期進行,事實上給予我們一個底氣去處理「劏房」。首先,現存其實我們已經有「劏房」的租務管制,我們會繼續加強執法的力度。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同事亦都會查核不少於1 000個「劏房」戶的業主,看看他們有沒有觸犯相關的罪行。
我剛才都有提過,解決「劏房」問題是我們向前看要做的工作,所以亦成立了一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做組長,我是副組長。我們上個星期已經開了第一次會,和相關的政策局、部門大家一起商討,為解決「劏房」問題走出了第一步。我們的目標是在10個月內向行政長官提出一些建議,有四個方面:第一,是為「劏房」訂立一些最低標準,例如和屋宇安全有關的、消防、衞生和居住面積等,我們都會去想;針對不合格或低於標準的「劏房」如何取締的方法;另外亦都要防止一些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再新增。要解決種種(問題)一點都不容易,我們知道工作不簡單,所以一定要有一些有效的行政措施,也可能配合一些立法的建議。
私營房屋方面,根據《長策》,未來10年的私營房屋需求是132 000個單位,我們在未來五年已經準備好可以興建80 000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與資助房屋做一個置業階梯的銜接。
今次《施政報告》提出了調整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在行政長官宣讀《施政報告》的十月二十五日已經生效。有幾個管理措施,包括額外印花稅的適用期由三年縮短到兩年;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由以前的15%減至7.5%,減了一半;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也建議實施「先免後徵」。「先免後徵」的安排是這樣的:如果合資格的外來人才在十月二十五日之後買入住宅,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暫免印花稅,稅務局批准之後,就會有一個押記註冊在土地註冊處。買賣交易的時候,律師可以看到這個押記。(當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之後,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解押,免徵印花稅。但是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我們現時建議是七年,即成為永久性居民,再加兩年緩衝,可能一開始給他一些時間「落腳」,之後要辦一些手續──如果在九年內都未能成為永久性居民,或者在一些我們稱為觸發性情況,譬如他不再擁有物業的情況,那位人才便必須要在30日之內交回稅款,否則就要繳交逾期罰款。
房屋政策也配合了這次《施政報告》很多支持鼓勵生育的措施。譬如我們的居屋有一個「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預留了部分的配額,給有初生嬰兒的家庭去抽籤。有新生嬰兒的家庭可以優先選樓,對象是十月二十五日或者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就可以申請,直至該名子女滿三歲為止,因為居屋是要抽籤的,可能多給予幾次機會讓大家籌備一下。我們會由下一期的居屋計劃開始(生效)。我們的想法是房委會在現時「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30%(預留單位)上加多10%,成為一個優先的類別,總共40%給兩類優先人士,即家有長者和家有初生嬰兒的人去申請,他們選樓也可以優先。剛才也說過,合資格家庭在子女滿三歲之前都享有優惠,以增加他們成功選樓的機會。另外在申請公屋輪候方面,我們亦鼓勵有初生嬰兒的家庭可以加快上樓,我們建議縮減一年的輪候時間,會在明年四月生效。
我簡介到這裏,很歡迎各位議員的提問,多謝主席。
香港時間17時5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