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资料来源 : 香港政府新闻网 )
财政司司长出席商品及服务税研讨会后的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以下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今日(十月二十四日)下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出席由明报与有线电视举办的「扩阔税基与商品及服务税」研讨会后会见新闻界的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财政司司长: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一个研讨会。这研讨会就商品及服务税及扩阔税基的问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今天提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有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扩阔税基的建议给大家讨论。我亦强调,这讨论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我们的一些建议,是给大家参考作为讨论的起点。另外,亦很希望能够将讨论扩阔、拉阔。在收入方面,是否考虑其他扩阔税基的税种,例如增值税、累进税、股息税这一类的税种,去拉阔讨论;另一方面,我亦强调,政府在考虑扩阔税基谘询时,第一个首要考虑是如何保障基层市民生活不受影响。所以,我们现时提出的一系列的建议,都可以就这一方面纾缓税制改革(的影响)。我希望大家拉阔这一方面的讨论,怎样可以做得更加完善?是否仍有不足的地方?是哪一方面呢?今日很高兴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有些人亦表达了并非「反对、反对、坚决反对」的态度,确认了政府掌握民意,而大多数的人均希望继续讨论。陈婉娴、汤家骅皆表达了这意见,希望可以继续讨论。
记者:司长,你说未来会进一步拉阔讨论,考虑如累进税,增值税等,你会否就这些税项出第二份谘询文件去完善谘询的过程呢?
财政司司长:我们会考虑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个初步的总结,即一个小结, (包括)我们现时听到什么意见,而就这些意见,我们怎样去回应,或就最多人提及的(意见),我们怎样去回应。我们是在考虑中。
记者:你是否觉得,如郑慕智刚才所说,商品及服务税较如资产增值税或其他税项,其社会的代价是最小的?
财政司司长:是的。我们看了郑慕智在二○○二年交的报告,内里就扩阔税基有一系列不同的建议,而他亦逐一考虑过。有些人批评政府在这方面没有方向性,当然不是。我们推出谘询文件时,方向是扩阔税基是有需要的。而在扩阔税基多个考虑中,我们认为商品及服务税是最可取的方案之一。我觉得其实社会上很希望有机会可讨论其他方案。我们亦很乐意讨论其他方案。
记者:在资助低收入人士方面,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助领取综援人士?你怎找到他们?
财政司司长:(对)领取综援人士是最容易处理的,因为我们是完全知道他们在哪里。所以我们只需要作适当的调整,如调整百分之五,便可完全解决综援的问题。但对于一些没有领取综援的低收入家庭,现时建议是透过现金津贴的形式支援他们。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要能保障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不受影响。
记者:(津贴)额有多少?
财政司司长:建议是二千元(现金津贴)加三千五百元(差饷、水费及排污费扣除额)。但在这方面我们是很乐意进一步讨论的。
记者:司长,你刚才提及的小结,是否会在九个月的谘询期内进行?会用什么方法?小结又会包括什么内容呢?
财政司司长:我们现正考虑是否会作一个小结,即在九个月内已作一个初步的小结。但以什么形式做呢?我们仍在考虑。
记者: ... 会否提高一些津贴,或某些 allowance 会否提高?你刚才提及的二千元,是否可以再加多一些呢?
财政司司长:当然可以。我多次强调,这个建议是一个讨论的起点,并不是 castinstone ,即并不是一个确实的方案。我有少许失望,因有些人对这个信息接收得不是太好。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具体建议、一成不变的。但其实这是一个讨论的起点。
记者:这个讨论的起点与 2002 年比较是否倒退了?这与当初的分别是什么?
财政司司长:不是。政府在 2002 年收到郑慕智扩阔税基委员会的报告后,其实社会并没有就扩阔税基问题作一个全面、深入的讨论。所以我觉得今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大家可就这问题作一个深入的讨论。社会亦会有得着,对这问题有更多认识,更可以探讨解决的方法。多谢各位。
完
2006 年 10 月 24 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 19 时 0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