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版 English

  • 还原字体
  • 较大字体
  • 最大字体

新闻稿

(资料来源:政府新闻处)

立法会二十一题:应对过热楼市和市民置居需要的措施

************************

  以下为今日(十二月十七日)立法会会议上林大辉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的书面回覆:

问题:

  为应对过热的楼市,政府先后推出多项需求管理措施(措施),包括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以及双倍从价印花税。有市民批评,该等措施只能纾缓楼价升势,并未能使楼价下降,而且令成交宗数大幅萎缩。在房屋和土地供应严重供不应求下,该等措施无助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置业,徒添社会怨气,甚至损害营商环境,窒碍海外投资者来港投资的意欲。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上述措施实施至今,分别为库房带来的税收及所涉买卖宗数为何(在附表一按住宅及非住宅物业分类列出);

(二)有否计划把第(一)项提及的税收回馈市民;若有计划,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三)自上述措施实施至今,每月新落成和二手楼宇单位的成交宗数分别为何;有否评估该等措施是否达到促进楼市健康发展和满足市民置业需要的目标;

(四)鉴於政府表示会继续增加短、中、长期的土地供应,并已在全港各区额外物色到约80幅土地具潜力改作住宅用途的土地,并可在未来五年推出供兴建89 000个单位,该等单位的兴建进度为何,以及有否评估能否如期推出发售;

(五)除了将会在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提供2 160个居者有其屋(居屋)的单位外,当局会否因应市场需求在未来数年加推居屋单位;

(六)有否检讨上述措施有否打击海外投资者在港置业的意欲;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七)有否检讨上述措施有否削弱香港竞争力,令投资者改到其他地方投资;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八)鉴於当局曾表示会监察楼市的情况并适时检讨措施,当局会待楼价下调至什么水平,才考虑撤回或调整上述措施;及

(九)政府推行的青年宿舍计划的进展为何;该计划下每个项目所在地区及提供的单位数目为何;除了推行该计划外,有否具体措施协助年轻人自置居所;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过去几年,房屋供求严重失衡,加上在宽松的环球货币环境下,利率超低,流动资金过剩,本港物业市场偏离经济基调,泡沫风险高企。面对这个情况,政府先后推出多轮需求管理措施,包括额外印花税(二○一○年十一月及二○一二年十月)、买家印花税(二○一二年十月),以及双倍从价印花税(二○一三年二月),以应对过热的楼市,遏抑投机活动,确保楼市健康平稳发展,并於当前房屋供应偏紧的情况下,优先满足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置居需要。

  就林大辉议员的各项提问,现综合答覆如下:

需求管理措施

  自二○一○年十一月(即引入额外印花税当月)至二○一四年十一月期间,每月一手和二手住宅楼宇买卖合约宗数载於附件。从数据可见,二○一三年平均每月成交4 223宗,今年首11个月平均每月成交5 254宗,较二○一一年(每月平均7 039宗)和二○一二年(每月平均6 778宗)为低。

  在需求管理措施下,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在购买住宅物业时,可获豁免缴付买家印花税,而若该买家并非任何其他香港住宅物业的实益拥有人,亦可获豁免按较高的从价印花税税率(即第一标准税率)缴税。这些安排有效照顾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置居需要。

  自二○一三年二月政府推出双倍从价印花税后,楼价的升势已有所缓和。二○一三年首两个月(即推出双倍从价印花税前),楼价每月平均上升2.7%;而从二○一三年三月至二○一四年十月期间,楼价平均按月上升0.6%。另外,税务局的印花税数据显示,短期转售(包括确认人交易及24个月内转售)的成交宗数在二○一四年第三季维持在低水平,平均每月84宗,仅占交易总数的1.2%,相比二○一○年一月至十一月期间(即引入额外印花税前)每月平均2 661宗(或占交易总数的20%)大幅下降。此外,涉及非本地个人及非本地公司买家的住宅交易,在二○一四年第三季每月平均有126宗,仅占交易总数的1.7%,远低於二○一二年一月至十月期间(即引入买家印花税前)每月平均有365宗(或占交易总数的4.5%)。可见需求管理措施的确有助稳定住宅物业市场,有效打击短期投机炒卖活动,并遏抑外来需求。

  根据印花税署的资料,自需求管理措施实施起至二○一四年十一月,须缴纳额外印花税和买家印花税的住宅物业交易宗数及税款数字详列於附表二

  至於双倍从价印花税,由於印花税署正处理就过渡期间(即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引入双倍从价印花税至相关修订条例於二○一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刊登宪报之前的一段期间)的物业交易而申请以较低税率(即第二标准税率)缴纳从价印花税的个案,现阶段未能提供涉及须缴纳附加印花税(即以第一标准税率与第二标准税率计算从价印花税所得的差额)的物业交易宗数及税款数字。

根据政府一贯的公共理财原则,一如其他税收,所有印花税的收入皆拨归政府一般收入;然后政府会将资源分配至各项工作和服务,确保这些工作和服务切合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政府不会硬性规定将某项税收或其一定比例只用作某指定用途,否则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机制便会失去其灵活性。

  需求管理措施的政策目标,旨在确保物业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这对香港整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为重要。我们明白措施会对部分买家和工商企业造成不便,但在平衡各方面的考虑因素,在低利率、流动资金充裕及供求严重失衡的非常环境下,我们实在有必要加强需求管理。若不遏止楼市泡沫形成,资产泡沫一旦爆破,会对香港经济造成更大冲击,从而对营商环境和投资气氛带来更负面的影响。需求管理措施有助维持本港宏观经济及金融稳定,长远而言有利於香港的整体经济,符合整体社会的最大利益。

  需求管理措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我们一直密切监察楼市的情况,并会参考一系列的指标,适时作出检讨。有关指标包括楼价、民置业负担能力、物业成交量、住宅供应、置业供款和租金入息比例等,还有本地和外围经济因素的变化,例如欧美国家调整及撤回「量化宽松政策」的步伐等。政府亦已承诺,在落实需求管理措施的条例草案通过一年后,会向立法会汇报检讨的结果。

增加土地供应

  如发展局於二○一四年一月向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所述,政府已物色约150幅用地具潜力改划作公私营房屋发展,如果能顺利进行改划,预计可以在未来五年推出,提供逾21万个单位,当中超逾七成为公营房屋单位。该约150幅用地已包括了林议员问题中所提及的约80幅具潜力改作住宅用途的用地。

  截至二○一四年十一月底,该约150幅用地当中,有42幅已经开始进行法定改划程序作住宅用途,预计共可提供约37 800个单位,其中约57%为公营房屋单位。

协助自置居所

  为建立一个有效流动的房屋阶梯,协助中低收入人士(包括青年人)自置居所,兴建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单位及其他资助出售房屋单位已是政府房屋政策的常设部分。

  今年初,行政长官在其《施政报告》中提出未来十年致力提供80 000个资助出售房屋单位的供应目标。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将於今年年底预售首批2 160个新建居屋单位。这批新建居屋单位为预售楼花,楼花期约为24个月。按下一批新建居屋项目的工程进度、预计落成日期、推售单位所须的准备工作进度等,第二批新建居屋单位暂时预计在二○一六年年中推出预售。房委会将因应 各居屋项目的工程进度,稍后决定第二批预售新建居屋单位的数目。此外,房委会在二○一四年十一月决定在二○一五年下半年推出多一轮2 500个配额的「扩展居者有其屋计划第二市场至白表买家」临时计划,让合资格人士(当中包括青年人)在居屋第二市场购买未补价的居屋单位,以回应白表买家自置居所的愿望。

  除房委会外,香港房屋协会(房协)亦参与兴建资助出售房屋,让中低收入家庭及青年人有更多自置居所机会。早前房协推出「绿悠雅苑」项目反应热烈,政府已选定一幅位於沙田的土地交予房协作同类发展,预计可提供约1 000个资助出售房屋单位。

青年宿舍

  青年宿舍计划由民政事务局统筹。各个由非政府机构提供的青年宿舍项目的规模、技术要求及需通过的规划及土地程序不尽相同,各相关非政府机构一直与各部门协调商讨,而民政事务局也积极地提供支援和协助。目前,东华三院位於上环及香港青年协会位於大埔的项目进展良好,这两个项目已完成前期顾问研究并正进行各项包括规划、土地和申请拨款的程序。至於早前宣布,香港青少年发展联会位於旺角及香港女童军位於佐敦的项目,亦已准备进行前期顾问研究。民政事务局会待有关工作完成后,就相关项目的建设费用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并进一步交待个别项目的细节。

  四个青年宿舍项目详情胪列於附表三

  与此同时,政府一直按照青年宿舍计划的方针与各个有兴趣参与的非政府机构紧密接触,协助他们能尽快推出更多新项目。

2014年12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