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资料来源:政府新闻处)
强化财政整合计划
229. 秉持审慎理财的原则,我建议强化去年《财政预算案》提出的财政整合计划,并以节流、善用政府财政资源,以及开源作为重点。我们的原则是:
(一) 以严格控制政府开支为主,开源为辅,不管是开源还是节流,都尽量减低对一般市民的影响。其中,政府会以身作则,显示节流决心,但同时确保维持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并继续提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和与经济民生相关的基建工程项目;
(二) 保持香港简单低税制的竞争优势,尽量避免大幅调升税率或引入新税种;以及
(三) 在增加收入时尽量体现「用者自付」和「能者多付」的原则。
严控政府开支增长
经营开支
230. 我们会加大力度控制政府经营开支。我已指示所有政策局及部门进一步审视资源分配和工作优次,并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精简程序及善用科技,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服务。
231. 在维持公共服务效率的前提下,我们将推行以下措施:
(一) 加大「资源效率优化计划」的力度。在不影响综援及公共福利金,以及法定开支前提下,二零二五/二六年度节省政府经常开支的幅度将由原来百分之一增加至百分之二,并延续两年至二零二七/二八年度。连同二零二四/二五年度百分之一的减幅,累计的削减幅度为百分之七,以二零二三/二四年度经常开支为基础,每年分别节省约三十九亿元、一百一十七亿元、一百九十五亿元及二百七十三亿元的政府经常开支;
(二) 因应削减开支及优化人力资源运用,公务员编制在二零二六/二七及二零二七/二八年度每年分别减百分之二。预计至二零二七年四月一日,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将削减约一万个职位;以及
(三) 政府未来三年给予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大学的拨款达六百八十一亿元。拨款已反映每年百分之二的节省目标,与政府削减经常开支的幅度一致。我必须强调,拨款仍较上个三年期的六百三十二亿元为高。
232. 我在去年《财政预算案》要求相关政策局检视两项涉及开支较大及增长迅速的交通资助计划,即「政府长者及合资格残疾人士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简称「二元优惠计划」)及「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为了让计划以财政上可持续的模式继续运作,经检讨后,我们提出以下调整方案:
(一) 「二元优惠计划」:在受惠对象维持不变的前提下,改为推行「两蚊两折」优惠,即票价低于或等于十元,维持缴付两元车费,至于票价高于十元则缴付全额车费的两折。此外亦就可享优惠的程数设限,以每月二百四十程为上限。这微调方案保留了政策原意,并在提升计划的可持续性和减低对受惠人士影响之间,尽量取得平衡;以及
(二) 「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由二零二五年六月起,将计划的补贴领取门槛,由每月公共交通实际开支水平四百元提高至五百元。政府就市民每月超出五百元的开支部分,维持提供三分之一的补贴,每月四百元的补贴上限亦会维持不变。
233. 相关政策局稍后会公布细节。在落实调整方案后,政府可在未来五年减省共约六十二亿元的开支。
234. 为协助政策局和部门减少开支,确保公帑运用得宜,我已要求:
(一) 审计署为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举办工作坊,通过其衡工量值审计的经验及个案分享,强化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的管理层对审慎理财和善用公帑的观念及实践;
(二)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检讨及优化政府采购制度,预计在年中推出新安排,务求让部门在公平公开的框架下,采购具质量和价格合理的货品和服务;以及
(三) 相关政策局检视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和教育方面的开支。这三方面的经常开支在本财政年度均分别超过一千亿元。我们需善用资源,因应香港人口结构的变化,检视资源运用的可持续性。
235. 此外,政府提出在二零二五/二六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及区议会全体人员一致冻薪,包括行政长官及政治委任官员;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全体公务员;立法会主席和所有议员,以及秘书处人员;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各级法院法官和司法机构人员;以及区议会议员。
基本工程开支
236. 近年,整体建造成本上涨,政府力求在推动基建项目时,做好成本效益管控。我已要求发展局辖下项目策略及管控处(管控处)全方位协助各部门管控工务工程项目。管控处由项目立项开始便参与工程预算审视工作,并以「目的为本,实而不华」的原则,优化项目设计,并联同相关政策局和工务部门,制订具成本效益的方案,以减低建造成本。管控处自成立以来,共检视超过五百四十项工务工程项目,协助降低建造成本约百分之十五。
237. 同时,管控处正统筹减低建造成本的相关工作,包括制订由政府有关工务部门直接及由单一部门中央采购建筑物料和产品的政策,例如「组装合成」构件和钢筋等;亦会研究采用崭新材料和创新建筑技术,并借鉴内地和海外相关做法和经验,务求协助部门减低项目成本,让工务工程可更具成本效益及如期完成。
238. 此外,政府正检视在洪水桥/厦村和新田科技城等新发展区提供区域供冷系统的规模和推进模式,务求更具成本效益地配合当区发展,初步估计可节省不少于四百亿元的工程开支。环境及生态局计划在今年第二季交代检讨结果。
整合并善用政府财政资源
239. 政策局及部门不时就其政策需要,在政府帐目外为特定目的设立基金,现时这类基金共有四十二个,总结余近一千八百亿元。部分基金只利用其投资收益应付开支(即种子基金)。这些种子基金有不同的监管架构和投资策略,锁起了巨额公共财政资源。
240. 为使政府可更灵活及有效运用这些资源,我们已检视这些种子基金的财务安排,并建议在二零二五/二六年度首先把当中六个规模较大的种子基金,在预留未来五年所需的开支以不影响这些基金持续运作的前提下,把未需动用的约六百二十亿元回拨到政府帐目,更全面反映和善用政府的财政资源。我们亦会要求相关政策局检视其他种子基金的财务安排。
241. 我们最近亦检视防疫抗疫基金的使用情况,计及所需预留开支的款项,基金约有一百五十亿元的余额。政府将在下月回拨该笔余额至政府帐目,并反映在二零二四/二五年度修订预算中。
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242. 政府致力通过善用科技、精简程序,以及推动公务数字转型,为市民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务。
243. 我们正全力推动政府服务「一网通办」,让市民可以一站式获取资讯、办理服务申请、缴付帐单。手机应用程式「智方便」推出以来,登记用户已超过三百二十万,联通约五百项政府和公私营机构服务及提供近六百项政府电子表格。
244. 数字办计划在明年底前逐步推出「数码企业身分」平台,让香港企业在使用电子政府服务或进行商务网上交易时,可安全便捷地进行身分认证及数码签署。措施可促进企业数码转型,亦有助政府部门提升处理网上申请的效率。
245. 运输署将在年中至明年初陆续推出多项电子牌证服务,包括电子驾驶执照。该署会继续推出更多电子化许可证和综合易用的网上服务,并计划在上半年提交电子驾驶执照的条例草案,提供通过智能手机专设应用程式展示驾照的选择。
246. 房屋局会以十个公共屋邨作为智慧屋邨管理的试点,应用更多科技于屋邨的日常管理,例如物联网感测器、机械人等,并会于今年内推出中央物业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及服务质素。
247. 发展局正全力推动工务工程数码化,应用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减低工程延误及超支的风险。局方亦在工程项目中更广泛应用具自动工序、遥距控制、人工智能等功能的高效建造机械人,在不同的工序范畴支援工程人员,提升工作效率、成本效益、工地安全及施工质量。
248. 公务员学院会在公务员领袖培训中加强科技应用元素,装备部门领导层优化其资讯科技系统,并更好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及为员工安排适切的培训。
增加收入
249. 过去一段时间,部分政府收费未有按机制调整,以致未能充分反映成本及体现「用者自付」原则。我将推行以下措施:
(一) 由二零二五/二六年度第三季起,将飞机乘客离境税由现时每位乘客一百二十元增加至二百元,预计每年可增加约十六亿元收入。估计对飞机乘客影响轻微;
(二) 由即日起,各项人才及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收取申请费六百元,并把签证费按逗留期限长短上调至六百元或一千三百元。预计每年可增加约六亿二千万元收入;
(三) 政府三年前取消了一些主要隧道和干道的收费,部分隧道的收费亦超过三十年未有调整。由于政府投入庞大资金兴建这些基建,为体现「用者自付」的原则,运输及物流局会检视各政府隧道及主干道的收费。局方亦会检讨电动私家车牌照费、停车收费表的收费,和交通违例事项的定额罚款,以更好管理交通。初步估计相关调整可每年增加约二十亿元收入;
(四) 研究向由陆路边境管制站离境的私家车征收边境建设费,旅游巴士和货车等不受影响。若以每部私家车收取二百元为例,每年可带来约十亿元的收入;以及
(五) 我们今年一月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以落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应对侵蚀税基及转移利润而推出的全球最低税方案,向年度总收入七亿五千万欧元或以上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实施百分之十五的全球最低税和征收香港最低补足税。条例草案获通过后,由二零二七/二八年度起,可为政府每年带来约一百五十亿元的税收。
香港时间13时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