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版 English

  • 还原字体
  • 较大字体
  • 最大字体

新闻稿

(资料来源:政府新闻处)

政务司司长谈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
**********************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二月二十六日)在财政司司长发表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后于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政务司司长:各位香港市民、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财政司司长刚刚发表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
 
  过去一年,特区政府与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全力拼经济、谋发展,积极把握国家和国际机遇,推动经济稳步向前。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围环境,香港作为一个细小及外向型经济体,无可避免遇到不少挑战。
   
  我认为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是一份全面、稳健、务实的预算案。在推动发展、改革创新的同时,着力管控公共开支,并适度开源,展现政府善用公共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预算案有几个重点,值得大家留意。第一,是全面配合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财政预算案》策略性地投放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作为关键产业,透过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生命健康科技等新兴产业,致力将香港建设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别是透过河套合作区的发展,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增强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
   
  第二,是巩固传统优势,提速发展。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连接全球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
   
  《财政预算案》提出多项措施,把握「三中心、一高地」,即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以及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战略定位,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强与大湾区城市联动,全方位吸引更多海内外企业落户香港,同时积极深化与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合作,开拓新市场,汇聚全球企业、资金和人才,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
   
  第三,是强化财政整合计划。面对公共财政压力,《财政预算案》透过节流、善用政府财政资源,以及开源,秉持审慎理财的原则,推出不同措施严格控制开支增长,同时维持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并确保香港的竞争优势不受影响。
   
  开源措施亦尽量体现「用者自付」和「能者多付」的原则,尽量减低对一般市民的影响,维持公共财政稳健,推动发展,投资未来。
   
  今年《财政预算案》亦在顾及政府财政状况的同时,继续适度支援市民和企业,包括宽减利得税、薪俸税和差饷,注资「BUD专项基金」及市场推广及工商机构支援基金,以及向领取社会保障金的基层市民发放额外款项。
   
  总括而言,我非常支持今年的《财政预算案》,希望立法会尽快审议并通过拨款议案。
   
  在国家的坚实支持下,特区政府会继续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把握机遇,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发展经济,共创美好未来。现在,我用英文向大家讲几句。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英文部分)

 
2025年2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