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版 English

  • 还原字体
  • 较大字体
  • 最大字体

新闻稿

(资料来源:政府新闻处)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财政预算案》发展局、房屋局和运输及物流局相关措施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发展局、房屋局和运输及物流局相关措施记者会的开场发言:

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

  大家好。​以下向大家简单介绍今年《财政预算案》中有关运输及物流局的措施。

国际航空枢纽

  香港国际机场是我们的金漆招牌,一月份航班升降量逾3万3千架次,机场单日客运量亦逾19万3千人次,两个数字均创疫后新高。过去12个月,机场客运量大幅飙升三成至5 420万人次;飞机升降量跳升27.6%至接近37万架次,货运量亦增加12.0%至495万公吨。机场成绩亮丽,加上三跑道系统去年底启用,大大提升机场运力,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为持续提升竞争力,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于今年一月公布了扩大「机场城市」的发展大纲,利用机场岛及其邻近的土地和水体,发展集高端商业、艺术、旅游及休闲活动于一身的新亮点项目。

  与大湾区合作方面,机管局与珠海交通控股集团于去年底签署入股珠海机场股权合作协议,为双方的客货运互联互通进一步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机管局将继续在东莞进行多式联运货运模式,而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第一期首阶段的永久设施会于今年内完成,而第二期前期研究亦即将开始。

  另外,香港将助力国家自主研发的C919打进国际市场。其中,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培训课程将纳入与C919飞机维修和保养相关的范畴,包括机师和飞机维修工程师的培训。

  最近在投资推广署的协调下,机管局已与一家海外领先的航空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探讨在港提供飞机拆解、部件回收、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我们希望尽快积极深化有关合作,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亚洲首个飞机部件处理及交易中心,进一步令香港成为一个更多元化的国际航空枢纽。

  为支持国际及本地迈向绿色航空,我们会积极推动在香港国际机场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希望今年内尽快宣布SAF的用量目标,令我们的国际机场和用家朝着目标发展及推动。

  刚才Winnie局长(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提到无人机、低空经济,我希望在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政府去年底成立的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正审议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希望很快宣布有关结果。在法律法规方面,我们亦正检讨民航法例,以完善和配合推动日后低空经济发展,目标在今年第二季向立法会提交修订《小型无人机令》的建议,并会研究为各类先进空中运输系统提供专属法例,有助进一步在顶层设计及法律法规方面把香港带到领先地位。

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物流枢纽

  香港是世界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现时,本港有逾1 200家与港口及航运相关的公司,为世界各地的船运企业提供高增值的海运服务。二○一九至二○二二年的三年间,包括船舶经纪、船舶管理、融资租赁、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及仲裁等专业服务的高增值海运服务,经济贡献增加近四成。未来我们会继续发挥创新求变的精神,为行业提质提量,继续发挥香港高度国际化的优势,特别从三个「化」去迈进,包括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
  ​
  《财政预算案》提及政府会在今年成立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加强相关研究、推广及人力培训,目标是在今年年中完成有关工作。

  过去数年,我们推出了一连串税务优惠措施。因应国际税务规则的变化,我们现正优化本地措施,包括为营运租约下的船舶出租商,提供船舶购置开支的税务扣除。另外,为进一步带动海运服务业发展,我们亦建议为合资格大宗商品贸易商提供半税优惠,工作目标是明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

  在发展智慧化方面,为打造智慧港口,政府会预留2亿1500万元,构建港口社区系统,加强航运、港口及物流业持份者互联互通,更进一步,我们可以与邻近港口进行信息交流,加强区域港口协作。我们年内会安排向立法会申请拨款。

  政府一直物色及推出合适的物流用地,兑现了在《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内的承诺,推出首幅位于葵青货柜码头旁的物流用地,并刚在本周二招标售出,刚才发展局局长已提及。同时,政府已展开在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物流用地的发展模式研究,下星期会在立法会相关事务委员会初步介绍,希望建设现代物流圈,研究报告会于今年公布。

  政府将为用于加注的绿色甲醇提供税务优惠,助力香港成为绿色港口。我们亦刚在本月中完成了香港水域内,即长洲对出锚地,首次船对船液化天然气加注,我相信相关的好消息将陆续推出。

运输基建

  运输基建是驱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我们会积极发挥「双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本港的运输基建网络,包括以「基建先行、创造容量」的原则推展运输基建,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

  北环线第一期的古洞站项目已动工,目标在二○二七年竣工。第二期即北环线主线的前期工程亦已展开,配合于二○三四年完成的目标。

  我们亦计划于今年内展开数个勘查研究,包括北都公路的勘查研究、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的勘查及设计研究,以及北环线支线的详细规划及设计。

  政府已于去年就三条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邀请意向书,我们将争取分别于今年就启德项目及明年就东九龙及洪水桥/厦村及元朗南新发展区项目招标。事实上洪水桥/厦村及元朗南新发展区项目方面,意向书的征集期刚于今日截止,初步点算共收到27份意向书,反应非常踊跃,我们感到非常鼓舞。

  另外,政府亦会争取于今年内就南港岛线(西段)项目展开详细规划及设计。

检讨交通相关费用

  运输及物流局会秉持特区政府审慎理财原则,善用政府财政资源。政府正检视几项交通收费和罚款,总体的考量是提升交通管理,以及维持公共财政纪律和可持续性,重点检视多年未曾调整的收费,包括:(i)停车收费表,即路旁咪表的收费;(ii)交通违例事项的定额罚款;及(iii)隧道收费。至于电动私家车牌照费,政府正理顺收费基础和架构,以贴近电动车的技术发展和国际做法。

  我们正研究各项收费调整的具体建议和时间表,争取今年内尽快完成检讨并分批提出建议,谘询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

  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方面,由今年六月一日起,计划的补贴领取门槛由每月公共交通实际开支水平400元提高至500元。政府就市民每月超出500元的开支部分,维持提供三分之一的补贴,每月400元的补贴上限亦会维持不变。

结语

  最后,我想强调,香港有着「一国两制」、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在国家的坚实支持下,运输及物流局会全力、全方位提升本港在航运、港口、物流上的竞争力,务求在航运、物流、航空等各领域上,以创新破局的思维探索新质生产力,寻找新增长点。而在推动基建,特别是交通运输基建方面,我们亦会提速提效,为香港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出一分力。

  多谢大家。

 
 
图片
 
 
 
网上广播
 
发展局局长、房屋局局长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举行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相关措施记者会
 
附件
 
 
 
 
2025年2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