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成效披露 2022-23
1. 基本資料
|
局/部門
|
税務局
|
匯報時段
由 (日/月/年) 至 (日/月/年)
|
由1/1/2023至31/3/2023
|
主要建築物[1]總數
|
1
|
樓宇類型
|
辨公室
|
2. 溫室氣體排放報告
|
溫室氣體總排放量[2]
|
3,726.75
|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
3. 在報告期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
|
節省能源
|
- 設置太陽能光伏板系統及採用區域供冷系統
- 辦公室範圍設置用戶感應器及日光感應器
- 將燈光減至基本照明所需光度
- 規定在午膳時間和下班時最後離開辦公室的員工,必須確保電燈和電力設施/電器均已關上,而該等設施及電器在不使用時亦須關上
- 調節時間掣,在辦公時間以外、星期六、日及假日關掉辦公室和升降機大堂的電燈
- 按使用需求調節電梯及升降機的服務時間
- 使用節能的電腦、光管、發光二極管燈及其他節能電器
- 在夏季月份維持室內空調溫度在攝氏 25.5 度
- 根據房間是否有人佔用,按需求自動調節空調及通風系統
- 鼓勵在有需要時使用電風扇來改善空氣流通
- 對正常辦公時間以外延長空調使用時間的要求予以審慎考慮
- 根據「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及「自願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採購附有規定的能源標籤的具能源效益器具、辦公室器材、電腦設備及配件
|
汽車
|
|
節省紙張
|
- 鼓勵員工盡量減少影印;使用再造紙代替原木漿紙;以雙面列印模式進行打印和影印;以及善用廢紙空白的一面
- 利用「電子處理假期申請系統」處理假期申請
- 重用信封和檔案夾等文具
- 避免使用傳真面頁,以及利用廢紙空白的一面列印收到的傳真文件
- 鼓勵以電子郵件等無需使用紙張的方法對內和對外通訊
- 把各類內部資訊,例如通告、行政訓令、職員手冊、培訓及參考資料、指引、月報、會議記錄等上載到內聯網,以便更新和進行聯機檢索;以及捨棄以往員工各自保留文件紙張副本的做法
- 不時檢討是否有需要印製各式定期報告;定期覆核外發信件的分發名單,以及檢討傳閱文件的紙張印本數量
- 鼓勵員工在聯機查詢時,使用多重畫面功能列印
- 以範本或襯印技術取代預先印製表格的做法
- 使用電腦輸出報表聯機檢索系統檢視報告,以減少印刷紙張式電腦報告
- 鼓勵公眾利用「稅務易」以電子方式提交報稅表,以及使用本局在「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提供的電子服務
- 上載為僱主而設的網上稅務講座,省卻印製邀請信、入座證和講義,以減少耗用紙張
- 使用電子採購系統進行商品及服務的採購,以減少耗用紙張
|
珍惜食水
|
|
回收活動
|
- 在税務中心各層的當眼處放置回收箱,收集循環再造的廢物
- 在回收箱及垃圾廂附近的當眼處張貼告示及回收分類說明,以提高員工及公眾有關環保分類回收意識
|
員工參與
|
- 為員工舉辦環保管理訓練課程及工作坊,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並鼓勵他們參與環境保護計劃
- 定期召開環境及檔案管理委員會會議,由部門環保經理擔任主席,向員工徵求環保建議、制訂環保政策的方向和發出辦公室環保指引,並通知員工局內最新推行的環保措施
- 在布告板上展示環保的資訊
- 在有關設施附近張貼告示和加上標籤,提醒員工節約能源
- 把最新的環保資訊上載到稅務局內聯網的「環保角」
- 定期利用電子郵件及員工通訊《稅聲》傳遞實用而可行的「環保貼士」,以推動員工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
- 委任分層環保大使,在各樓層推廣環保意識和推行環保計劃
|
內務管理方法
|
- 採用環保的內部管理方法,例如避免、減少及控制日常工作方式引起的環境污染或資源浪費
- 規定承辦商採用有效的環保管理制度和污染管制措施
- 採用環保產品,如節能影印機、不含水銀的電池、無鉛汽油、附有環保標籤或能源效益標籤的產品等
|
其他
|
- 參與「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委託認可「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證書」簽發機構為税務中心辦公室進行定期室內空氣質素測量評估
|
4. 在主要建築物內,接駁電網的可再生能源系統
|
系統種類 (例如︰太陽能光伏板, 風力發電機)
|
太陽能光伏板
|
|
可再生能源系統全年所產生的電力
|
12,169
|
千瓦時
|
溫室氣體排放的減少[3]
|
8.5
|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
[1] 「主要建築物」是指每年耗電量超過50萬度的建築物。
[2] 「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包括範圍1, 2 及 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總和。
[3] 溫室氣體排放的減少(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可再生能源系統全年所產生的電力(千瓦時) x全港性的排放系數預設值(只適用於「購買電力」) (即0.7千克/千瓦時)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