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處)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健鋒議員的提問和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的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中,宣布調整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俗稱「辣招」),包括把額外印花稅的適用年期由三年縮短至兩年、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由百分之十五減至百分之七點五,以及為合資格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後徵」。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評估,上述調整自去年十月二十五日推出至今,對住宅物業成交量和樓價的影響;若有,結果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上述調整推出後,合資格外來人才在港購買首個住宅物業,可向稅務局申請暫免繳付相關印花稅,目前該局收到多少宗相關申請;及
(三)去年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的宗數為何,以及有否評估其對本港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政府會否考慮盡快評估是否應再次「減辣」,並就有關安排的時機及力度作出準備;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房屋政策的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維持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穩健發展。隨着香港未來房屋供應量持續增加,考慮整體情況後,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中宣布調整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包括(一)額外印花稅的適用年期由三年縮短至兩年;(二)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由百分之十五減至百分之七點五;以及(三)提供機制,以暫免外來人才在香港購買住宅物業時需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簡稱「先免後徵」)。有關調整會透過《2023年印花税(修訂)(住宅物業)條例草案》(《條例草案》)實施。我感謝《條例草案》的法案委員會在上星期已經完成審議工作,並會在今個星期五(一月十九日)向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提交相關報告,及後政府計劃在一月三十一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恢復二讀辯論《條例草案》。就林議員提問的各部分,我經諮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後,回覆如下:
(一)住宅物業市場受多項不同因素影響,包括環球及本地經濟前景、息口走勢,以及本地住宅單位的供求狀況等,因此我們難以衡量個別因素或個別措施對樓價及成交量的影響。香港是一個細小而開放型的經濟體,很受外圍經濟環境變化影響。現時外圍環境充滿挑戰,利率仍然相對高企,市場氣氛因而較為審慎。我們留意到自從去年十月二十五日宣布調整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後,二○二三年十二月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的住宅物業買賣合約宗數為2 929宗,雖然不及二○二三年上半年每月平均4 370宗的水平,但是比對於十月的2 123宗及十一月的2 554宗是連續兩個月上升。樓價方面,整體住宅售價近月繼續輕微下調,十一月的數據按月下跌大概百分之二,但是仍然屬於有秩序地調整。
(二)至於「先免後徵」的申請數字方面,由措施宣布到截至二○二四年一月十二日的兩個多月之內,稅務局已經收到474宗外來人才的「先免後徵」申請,當中394宗申請已經獲批。這些數字反映「先免後徵」安排深受外來人才歡迎,亦有助增加外來人才對香港的歸屬感和留港發展的意欲,及証明了香港這個城市的吸引力。
(三)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個案方面,大家都知道這個數字是指住宅物業評估市值低於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的估計情況,並不代表有關業主已經未能繼續按期還款,或已經以低價出售其物業。隨着樓價自去年第二季後期開始回軟,按金管局早前已公布的數字,銀行業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數據上的估算在去年九月底為11 000,當中以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居多,它們的按揭成數一般較高,可以高達九成。因此,當樓價下跌時,按揭成數較高的物業會有較大機會在數據的估算上成為所謂負資產物業。值得一提的是現時即使在估算上成為負資產,有關的住宅按揭的還款率近年仍一直維持非常之高,於二○二三年九月底仍然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八。因為絕大部分住宅按揭借款人能夠繼續正常按期還款,銀行並不會單單因爲抵押物業價格下跌而要求他們提早償還按揭貸款,因此金管局評估目前的數據顯示有關情況不會對本港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二○二三年《施政報告》中有關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的調整,是政府經審慎評估整體經濟及市場狀況後的務實安排。我們認為有關調整能在現時的情況適切回應市場變化,以及在保持需求管理措施的成效和照顧香港永久性居民(特別是年青人及年青家庭)的置業需要之間取得合適平衡。畢竟現時的按揭供款與私人家庭入息中位數比例(即置業負擔比率)為百分之七十二,仍然比二○○三年至二○二二年的二十年長期平均值百分之五十一為高。而在住宅供應方面,我們預計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維持在約107 000個單位的高水平,反映私人住宅供應是穩定的。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住宅物業市場,確保其穩定健康地發展。
多謝主席。
香港時間14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