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處)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熙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行政長官早前表示,本港需要有1 000萬人口以保持競爭力,而現時本港人口約為750萬人。另一方面,有意見認為,本港人口增長受超老齡化及少子化等因素影響,政府統計處預計於二○六六年,每1.4名勞動人口需供養一名老年人口,有可能出現日本的「肩車型社會」現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何具體措施以達到行政長官所提出的人口目標,以及有否為此制訂時間表及行動藍圖;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有否評估,現時吸納人口的政策(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及《前往港澳通行證》(俗稱「單程證」)制度)的成效為何;當局會否因應行政長官的人口目標而對該等政策作出修訂,以及會否為該等政策引入績效指標;
(三)鑑於據悉現時香港出生率維持在低水平,而二○二三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包括新生嬰兒獎勵金、提高與居所有關的稅項扣除最高限額、資助出售單位優先安排、公屋優先安排等),政府有否評估該等措施的成效(包括至今的受惠人數)為何;
(四)鑑於按政府推算,老年撫養比率(即65歲及以上人口數目相對每千名15歲至64歲人口數目的比率)將由二○二三年的342持續惡化至二○四六年的632,當局有否評估因此衍生的社會開支為何,以及現時各項促進人口增長措施對降低該比率的成效分別為何;政府有否研究其他方案以改善有關情況;
(五)鑑於按政府推算,勞動人口參與率將由二○二三年55.2%下降至二○四六年的51.6%,當局有否評估該變化對財政收入的影響,以及現時各項促進人口增長措施對紓緩該參與率下降的情況的成效分別為何;政府有否研究其他方案以改善有關情況;
(六)政府有否計劃全面檢視本地的房屋、教育及醫療等政策,以配合現時吸引人才和促進人口增長的目標;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七)鑑於有意見指出,現時公眾難以查閱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的會議討論內容,當局會否因應社會持續對人口政策討論的關注,定期公布該委員會的討論內容(包括議程、相關討論文件及會議紀要等),以讓社會了解相關的政策方向及建議;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要應對人口結構轉變帶來的挑戰,以及持續配合和推動香港的長遠發展,政府需要就不同政策範疇作出完善規劃,包括經濟發展、教育培訓、房屋供應、勞工福利、醫療服務、育兒配套等。相關政策局不時檢視其負責措施的執行情況及成效,並因應社會及人口變化等因素適時調整措施。
就議員的提問,經諮詢政務司副司長私人辦公室、保安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房屋局、醫務衞生局及教育局後,我代表政府回覆如下:
(一)及(二)政府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鼓勵生育、釋放本地勞動力及招攬外來人才,以促進本地人口增長,支持本港的持續發展。
人力資源是社會發展的必要元素。勞工及福利局二○二四年十一月發布「2023年人力推算」,預計未來五年香港整體人力短缺達18萬。有關人力推算經已考慮各項現有輸入外來人才和勞工措施的效應。
在致力保障本地人士優先就業的前提下,引入外來人才和勞工能有效填補本地人口及人力缺口。在招攬人才方面,政府一系列的積極措施自二○二二年底推出以來反應良好。截至二○二四年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43萬宗申請,批出超過27萬宗,共有約18萬名人才抵港,超越政府就二○二三至二○二五年人才工作所訂下三年合共引入105 000名人才的目標。人才陸續入境,同時亦攜同家眷來港落戶,至今抵港的受養人已累計有約17萬名,當中包括近10萬名18歲以下未婚受養子女。這些生力軍除為香港帶來經濟貢獻外,亦為本地勞動力增添新動力,對香港人口結構帶來正面影響。政府在「搶人才」的同時,也會注重挽留人才,並已訂下績效指標,在二○二五至二○二七年間,每年不少於50 000名透過人才計劃來港的人才成功申請延期簽證。
《前往港澳通行證》(慣稱「單程證」)制度的政策目標是讓內地居民有秩序地來港與家人團聚。保安局表示,二○二四年截至十一月底,每日平均有111名單程證持有人抵港,與二○二三年日均112人相若。政府各相關部門一直為內地新來港人士提供各類支援服務,協助他們投入就業市場。單程證是內地有關機關發出的證件,其受理、審批及簽發屬內地當局的職權範圍。目前,每天單程證配額上限為150個,內地當局按實際合資格提出申請的數目及嚴格按照審批準則處理。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單程證配額的使用情況,並考慮各界意見及香港的整體利益,繼續就單程證相關事宜向內地當局反映意見。
(三)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公布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政府亦持續推行不同家庭友善措施,加強育幼服務體系建設。政務司副司長辦公室負責推行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其他措施則由相關政策局推行。
政府推行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向合資格父母就每名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起出生的嬰兒給予二萬元現金獎勵,計劃為期三年。由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開始,父母在為嬰兒辦理出生登記及申領出世紙時,可同時提交獎勵金的申請。截至二○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府共接獲35 615宗合資格申請,並已向34 836名申請人發放獎勵金,總發放金額約為6.97億元。政府將於計劃推出兩年後作出檢討。
在稅務方面,由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起,如納稅人與在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之後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貸款利息或住宅租金的最高稅務扣除額由100,000元提高至120,000元。由於稅務局將於二○二五年五月開始發出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因此現時未能提供有關稅務措施的受惠人數。
另外,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已由二○二四年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起落實「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凡有嬰兒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以後出生的居屋家庭申請者,而其子女在申請截止日期時為三歲或以下,均符合申請資格。在「出售居屋單位2024」(「居屋2024」)新推售單位中,房委會預留了約四成單位(即2 900個單位)作配額,供參加「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和「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合資格申請者攪珠和優先選樓。在「居屋2024」申請期內,房委會共收到約106 000份申請表,其中約50 000份屬家庭申請者,其中「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的申請約3 000份。
房委會亦已於二○二四年四月一日起實施「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凡有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以後出生而年滿一歲或以下的初生嬰兒的公屋家庭申請,均可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截至二○二四年十二月底,已有約3 300宗公屋申請在計劃下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其中約210宗已成功獲安排入住公屋。
政府將繼續留意各項鼓勵生育措施的落實情況,並會適時作出檢討。
(四)及(五)本港人均壽命延長及出生率持續偏低,加上嬰兒潮出生的一代人陸續進入退休年齡,長者人數及佔比將持續上升,人口高齡化的趨勢越見明顯。
政府二○二四至二五年度在安老服務方面的經常開支預算約160億元,以推行多方面措施加強支援居家安老及提升安老院的質與量,包括增加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劵和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劵的數量、向「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額外注資十億元、優化「鼓勵在新私人發展物業內提供安老院舍院址計劃」、增加安老宿位,以及持續擴展和優化「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等。政府會繼續質量並重,改善安老服務,貫徹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政策方針,致力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多元化服務。
此外,隨着香港人口高齡化、慢性疾病日益普遍及醫藥科技發展迅速,市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醫務衞生局表示,為應對有關挑戰,政府會深化醫療系統改革,改善公私營醫療保障及質量,並強化公營醫療體系的可持續性,以提升市民健康。
政府會密切留意長者人口比例和數目逐步增加的情況,與整個社會共同努力應對。正如第(一)至(三)的答覆所述,政府已提出一系列措施,在培育本地人才的同時,積極招攬外地人才,為本港勞動力持續注入新動力,支持社會經濟發展。
政府在預測財政收入的趨勢時,會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包括與人口相關的統計數據。
(六)各政策局各司其職,跨局相互協作,因應社會及人口最新情況策劃及推行不同與人口相關的政策措施。例如,房屋局會密切留意各類房屋的供求情況,並適時作出相應的政策調整;教育局會不時檢視教育政策,切合社會需要;醫務衞生局會全面審視醫療體系的定位和目標,改革基層醫療署、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的職能和分工,強化基層醫療促進健康和疾病預防,改善公營醫療服務,同時推進私營醫療質素效益和收費透明度改革,為市民提供高質素、具效益而可負擔的醫療服務選擇。
(七)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的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規劃委員會)負責整合政府和各界的資源和力量,檢視、檢討及統籌宏觀的人力資源政策及措施,包括人口政策相關的議題,以推動香港進一步發展高增值及多元經濟。
自二○一八年成立以來,規劃委員會探討了多項應對人口挑戰的議題,並在每次會議後發出新聞公報概述會上的討論內容。由於規劃委員會部分討論可能涉及正在醞釀的政策及須保密的議題,為確保委員能暢所欲言與官員坦誠交流,我們認為不宜公開討論文件及會議紀要,現時新聞公報安排已在提高規劃委員會工作透明度和確保其有效運作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香港時間12時10分